文大助60學生獲溫室氣體查證員資格(商學院主導)

 

培育永續人才 文大助60學生獲溫室氣體查證員資格

看見這則新聞後,立刻點進去看內文,結果居然是商學院主導,我當下有點傻眼;因為文化大學大概是目前僅次國立大學中地球環境學院豐富的學校,有農學院、環境設計學院和理學院幾乎都有對應的科系,而且商學院偏偏僅有概略的環境教育課程(頂多6學分),這樣未來要如何審查各公司的溫室氣體查證(看來只能審查文件)?
我們先來看新聞內容
標題:培育永續人才 文大助60學生獲溫室氣體查證員資格
原文:(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0日電)為培養永續發展人才,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推動「企業永續人才培育就業學程計畫」,協助60名學生獲得溫室氣體內部查證員資格,未來還將推動碳足跡內部查證員課程。

中國文化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,文大商學院舉辦首屆ISO 14064-1:2018標準溫室氣體盤查內部查證人員授證儀式,共有60名學生通過考核並獲取認證,代表文大商學院在企業永續人才培育領域往前邁出堅實的一大步,下一步還會繼續推進ISO 14067碳足跡內部查證員課程。

文大商學院院長盧文民表示,ISO 14064-1溫室氣體內部查證員資格將有助於企業有效進行內部查證,未來商學院還會開設相關專班,邀請業內專家講授「企業永續報告書編撰實務」等課程,培養學生具備撰寫ESG永續報告書與碳盤查報告書的專業能力,滿足業界對人才的需求。

企業永續人才培育就業學程計畫協同主持人高于歡提到,未來商學院的課程將更多元化,並針對企業需求設計課程,包括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標準及內部查證技巧等;讓學生在畢業前具備ESG相關知識與能力,進而在實踐中將環境管理、社會責任、公司治理相互結合,創造更多價值。(編輯:李亨山)1130320

新聞來源:中央社



目前這在整體的環境教育中是最偏頗的項目,因為ISO在全球各國家尚未自訂各國預期標準時,就提早定義了各種環境標準文件的盤查、盤點方法,換句話說先不管你們要多少,我就把方法規範出來的概念,這樣在過去例如:臺灣的地理資訊學界就有發生ISO項目對不上的問題,然後需要自定義或放棄該項,而實務上卻把最重要的標準項目放棄掉。
況且在每個國家環境差異極度大的狀態下,就算拿ISO文件的方法論,來仿製一份符合在地國情標準,現實面也是極度困難的。就拿我國為例:過去一直拿溫室氣體排放量來做主要參數,是怕西南沿海的海水倒灌和極端氣候的發生,這個在現行教育制度(108課綱)中從國小六年級到高一都有對應科目與課題,散布在社會、自然等相關領域,但試問各位有多少非環境教育科系的莘莘學子還記得有哪幾種?多數人應該馬上回答的出來二氧化碳(CO2),更有甚者則會多回答甲烷(CH4),但還有其他的呢?除了這兩類之外還有水蒸氣(H2O)、一氧化二氮(N2O)、臭氧 (O3)、氯氟碳化合物(CFC和HCFC)、氫氟碳化合物(HFC)、碳氟化合物(CF4、C2F6等)、 六氟化硫(SF6)和三氟化氮(NF3);但僅有水蒸氣因屬於水循環的組成,所以不納入其中,除非地表溫度過高,大氣中充滿雲卻不降雨。
那這些是否也要一併納入ISO文件盤查?而且ISO聯盟每年都幾乎有更新版本,約莫100至300美金,這些盤查員能否負擔?和立即消化為必須納入盤查項目的考核指標?要不然最後就會變成各家公司比賽誰會填表格了。
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業內專家,誰有這些資格?有環境教育認證過的?還是會計、統計認證的專家?這目前國內還沒有共識吧?應該說僅能參考ISO方法來規範,期待達到2050碳中和(雖然這也是另一項口號目標)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新同事的磨合

謝謝大家(2025)

南港的LaLaport(實際僅是中信第二園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