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看到荒謬的文章討論2023巴以戰爭
首先先說這是FB轉貼,原文應該是對岸直譯
首先先說這是FB轉貼,原文應該是對岸直譯
首先先說這是FB轉貼,原文應該是對岸直譯
我希望所有的普通民眾都能參與進來,因為我看見加沙幾歲的孩子飽受戰 爭之苦,我感觸很深。我覺得每個台灣人都應該了解軍工產業,支持軍工產業。我們不能讓我們的孩子也經歷戰 爭的黑暗。軍工產業研發製造需要非常龐大的資金,如果我們普通民眾團結一心,支持軍工產業,相信台灣一定能夠加強軍 事 防御,保護我們的民眾。同時軍工產業也伴隨著重大商機


這三檔標的,我從2022年俄烏衝衝突最開始一直抱有到現在。其中「我軍工研究頻道」的同學,有很大一部分有買入,但是因為信心不足,在中途下車,未能守住最高的報酬率。
我整理出17檔台灣軍工產業公司清單,其中14家軍工產業公司是大家熟悉的 漢翔、雷虎、八貫、寶一、台船、豐達科、晟田、長榮航太、全訊、龍德造船、榮剛、駐龍、千附精密、jpp-KY、拓凱,除了這14家軍工產業公司被大家所熟悉,還有3家軍工產業公司被大家遺忘掉!
這三檔低位軍工股將11下半月暴漲!
這是為數不多的股價在低位的軍工標的。

軍工概念漢翔、豐達科、雷虎,錯過了沒關係
*****************分隔線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寫這篇文章的人應該是一個軍武小白,因為在中華民國至今仍然沒辦法自力生產出一顆那怕飛行只有起飛、降落的引擎(飛機、坦克、飛彈都是),全部都被美國控管的死死的;而且我們僅能生產出子彈和沒有導引的砲彈,換句話說不管是天上飛的、深入海底的,我們都幾乎只能做外殼和機砲,其他的都必須倚靠美利堅合眾國採購,你有多少數量,他們比國防部還清楚;這裡只有科研用火箭例外,但必須提交相關發射後數據:發射時間、角度、可否回收...等相關諸元。
所以這邊回到我們討論的巴以戰爭、俄烏戰爭來說,我們根本無法從中獲利,因為我們的出口也被美利堅合眾國列管,所以我們僅能對內提供成果並不能對外國輸出,除非美利堅合眾國用完了,之前他們有採購過5.56公釐子彈,因此這次衝突的地區,主要的武器有美軍的M4、哈瑪斯的AK-47,但我國僅有產製M4可用的子彈,並沒有產製AK-47,因此在這個衝突中,我國並沒有能實際獲利的股票。
此外這些只能產製小型無人機,這部分美利堅合眾國倒是沒列管,但若擅自裝備簡易攻擊裝備,這在國內不是做不到,只是能產製多少?100?還是1000架?而且這都必須是對岸在攻擊時很慢速的進入時的需求,但到那時候我們早已國破家亡並無還擊能力,那做那麼多有啥意義呢?而且到那時候不要說男女皆兵,應該早就政府解散了(實際上的改朝換代)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