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的深入與否?
加入社大後發覺這問題真的需要好好好的探究一番,而且地理剛好同時兩者兼有的學門;過去自己在做研究生時,很慶幸自己沒有很探究質性研究這面向,因為這真的需要花時間,而且要有很好的文筆和紀錄能力。特別是在老街研究這方向來說,研究一條老街不光僅是在這邊隨性的蹲點、走讀幾次,特別是在一個老舊區塊,如果是一個已經有當地生活壓力的人,這反倒是更好的研究切入點,而很多碩班生在做研究時,往往都是空降到的研究區域,而且這些碩班生沒有足夠的在地生活經驗(甚至連自己的生活經驗都缺乏),這種在做研究來說往往論文寫完(文章寫完),就拍拍屁股走人,因此他們不會留下任何有確實幫助的意見,因為這真的對他們沒有切身相關。
在都市中老舊區塊的都市更新絕對不是解決之法,因為這牽涉到開發商的導入,利益團體的擺平與否,這邊的水深、問題多,何況還有建物所有人僅有建物,沒有土地(土地是承租來的),這種五花八門的問題,除非今天發生嚴重地震或大火(這區塊已經淹水過),要不然所有政客和地主都沒想要解決問題,何況這邊的家族自身問題就非常多,然後跟土地開發的問題會一直無限循環。
有時候老街的保存有很多方法,最後一步才是用意象保存,特別是在目前整體人口是負成長的狀態下,我們真的不知道最後的答案會是啥,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快用照片、影像保存記錄,至於其他的就留給未來去做處理,這真的不是我們該面對處理的項目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