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洛話和台語
隨著公視台語台的開播,台語這名詞又被民進黨重新定義,現在大家俗稱的『台語』,事實上就是漳州、泉州的閩南話,甚至你要說是廈門語或金門語都對,而這語言在南洋則被說成福建話,因此台語這名詞可以說是台灣的河洛人,甚至是民進黨自行定義的。
為何民進黨要做這樣的定義呢?這就牽涉到多年以前了,早期除了台灣南部的閩南人,沒有族群會自己說自己的方言、母語是台語,因為大家都知道各族有各族的方言、母語,因此在早期國語推行時代,只有不能說方言,而沒有不能說特定語言的概念,但這樣對本土,甚至是所謂的台獨人士,這是絕對不正確的概念,所以要找個語言來當所謂的『台語』,這時綠派的語言學家也都開始發揮長才,從早期大航海時代找出來所謂的台羅拼音,這也是為何現在小學母語教育錯亂的原因之一,因為古代漢文多半是直接透過文字去記讀音,這對很多文盲來說很困難,所以才開始推動所謂的拼音化,但是漢字又不是西方可透過拼音組成的,所以這也是為何台灣母語教育的混亂,因為為了推行可以說母語,除了原民語系外,其他的都意圖去找出他的拼音,但每個漢字,甚至讀音都有意義,而且都有對應的漢字系統。
目前要民進黨說台語是河洛話或閩南話,絕對是政治不正確的,但所有遇到語言學習有障礙的小朋友家長們,你們如果遇到可怕的台羅拼音系統,那只能說就盡量用拼音概念去教小朋友吧,因為這是目前教育的一個可怕的環節,我們也只能去面對或是直接選別種母語。(該慶幸我家本來說沒有說閩南話的人)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