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發展的毒藥-房地產

 或許傳統經濟學的人看見標題的論點會感到非常的嗤之以鼻,但我是就現況來做討論,過去一直認為房地產業會連帶的推動營造業,然後協助零售業,進而活絡經濟,但殊不知當房地產成長把所有資金凍結後,反倒會讓整個經濟環境走下坡。

目前台灣的房地產除了作為人民資產外,實際上整個效益是負面的,主要因為所有的資金都被房地產卡住,而其他投資的資金被排擠,或許會說住者有其屋不是每個人都期望的事嗎?是的,我不否認,但那是數字上來看,實際上北台灣空屋比率早就遠大於家戶比率,更有很多的房子是灰塵、蚊子在居住,而不是人,另外在商業使用方面,因房地產價位很高,因此房東都想早早收回成本,所以就提高店租,但開店的營收成本卻不能負擔起店租,造成惡性循環,因此整個零售業就開始下滑,除了大型連鎖店需要策略據點,以及短期特賣拼現金外,其他商店根本無法進入,目前臺北很多店面沒有裝潢、專營各種特賣的就是這樣,這種店面就是因為租不出去,而改成短期月租,專賣一些倒店、盜版等成本很低的夜市貨。

另外需要大量資本投資的各種產業卻缺乏投資,例如:股票市場的資金缺乏、公債市場,甚至各種投資都缺乏資金活絡,或許會說股票市場很投機,而且房地產相關產業成長也會影響到股市,但我們不是全民皆是房地產相關產業,反而是有更多的製造業和進出口業需要資金去發展、去增加競增力,另外金融業雖然說依靠著借貸、資金周轉也可以獲利,但房地產這種周轉期長,而且緊緊與人口紅利做正相關特性,事實上在未來台灣人口邁向高齡時,會有風暴性的危機。

並不是不鼓勵持有房地產,但絕對不鼓勵囤積,特別是個人持有的住宅,需要每天輪換可能一週才至少會居住到一天的狀況下,這種都是對於整個總體經濟的一種拖累,目前國外針對這種現象往往課與重稅,甚至稅率可以到懲罰性,就是避免整個經濟動能被房地產綁架,進而變成一灘死水,此外減少不良房貸所造成的金融風暴的發生機率,也是降低整個經濟環境發生危機的風險,希望為各制訂政策的長官和政治人物好好的想清楚吧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新同事的磨合

謝謝大家(2025)

南港的LaLaport(實際僅是中信第二園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