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討論的是高中為何要上150學分~而不是課綱

 現在的中小學教育是教育改革後,由一群大學教授依照需求制訂出來的課綱與上課時數。

 但在大家都本位主義下,變成上的課程很多很多!

先不跟其他國家比!單單跟台大電機系比,一個一般台大電機系畢業生大約需要修滿135學分,沒錯就是135學分而且是四年;那高中怎樣在三年修滿150學分呢?

 何況,上完之後除了考試啥都不會!

不會欣賞古文或現代文學的優點、缺點與詞藻!

不會抱著懷疑的觀念去探討歷史的真偽!

不會抱著感同身受去對著環境認知!

更何況不會嘗試用數理科學的角度去理解與建構自己分析能力!

 

那單單討論歷史課本中的台灣史觀、中國史觀或日本史觀有何意義呢?

學生背完、考完~就忘光了!

教育是一個基礎工程而不是指標工程!

不否認要靠著一些評鑑、評量去鑑別學生程度,但當只剩下為了鑑別學生而產生的分數形式主義,那就跟沒有教育是一樣的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新同事的磨合

謝謝大家(2025)

南港的LaLaport(實際僅是中信第二園區)